第(2/3)页 医生原本要骆雨松在医院再观察几个小时判定一下是否有脑震荡的症状,但我们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匆匆忙忙地就出了急诊室的门。 骆雨松走出医院的第一件事便是赶紧找电话赶紧先跟家里请假。 他不敢说今天不回去了因为这样太突然、太容易令家长起疑,而且明、后天他的伤会更加的肿更加的淤青也就更不好蒙混过关,所以他只能说有事耽搁了要晚两个小时到家让家里人不用等我们吃饭。 接下来便是痛苦的故事编辑时间,我们四个人坐在图书馆外冰凉的台阶上紧急磋商今天的事儿该怎么跟大人解释。 我们必须在半小时内编出至少一个版本的故事以备回他小姨家后用于蒙混过关、混水摸鱼的不时之需,故事需要情节完整、逻辑通顺,而且还不能造成错误的引导,以防家长会跑来学校了解事情原委甚至要跟当事人接触询问情况。 我和骆雨松想了几个版本但都有缺陷若干,故事总也编不太圆。 我最先想到上回汪小白在二食堂因为排队插队的屁事儿跟信息工程打的那场架,那回都严重到兰兰不仅进了医院还上了手术台,把事儿移花接木到今天的骆雨松身上好像还挺有发挥的空间。 于是我把人物和情节重新整合了一下把故事编成“骆雨松早上在食堂跟人打了一架打成这样的满脸花”。 但骆雨松一听就摇头,他说他们家跟兰兰家不一样,说他妈一看是在学校受的伤而且还伤成这样,肯定得来学校非得把打他的人揪出来让学校处理,没准儿还得找人家家长也不一定。 于是我的故事方案被否掉。 骆雨松在我故事的基础上把地点和人物分别换成了“在路上”、“和陌生人”打了一架,但兰兰提醒他说: 按他所描述的他妈这种脾气和性格,他这么吓人的伤恐怕他妈,也没准儿还得加上他小姨,会过于心疼然后招致过于气愤,最后很可能会最终选择事后报警,因为他妈妈听起来比一般人更嫉恶如仇,而嫉恶如仇的人除了自己复仇外还有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他们很愿意寻求人民警察的帮助。 尽管报警的可能性不那么大,但是由于这种可能万一发生会涉及到警察、牵连的面儿太大,我们不敢惹这种事儿冒这种风险,于是骆雨松的方案也被否掉。 汪小白越听越生气,他说:“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实话实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