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入冬的湖州,虽不如北方酷寒,但湿冷的天气也让人们更愿意待在屋里。田间地头少了忙碌的身影,各村反而比农忙时更显“热闹”了些,这正是货郎们走村串巷的好时节。 林三勇重操旧业,他的推车里装着老爹跟大河精心编织的各式新奇草编制品。小巧玲珑的镂空花篮、编着“福”“禄”字样的零食盒、栩栩如生的草编蚂蚱蝈蝈、仿竹节的笔筒和他从县城买来的、针对冬日和年关需求的各色杂货。 他的货品清单精明而务实,鲜艳的红头绳、彩线,给姑娘们扎头或绣花准备过年新衣。防冻伤的各种膏药。便宜的胭脂水粉、梳子、小镜子,灶糖、芝麻糖、以及城里流行的新式点心。 日常必需的针头线脑、顶针、剪刀,便宜的陶碗陶罐,糖、廉价的茶叶末。 家里编制的创意草编,是他的招牌。别的货郎根本没有。往往一到村里,最先吸引孩子们和年轻姑娘的就是这些新奇玩意儿。 林三勇不愧是老货郎,深谙此道。他不再像以前在桃花村时那样叫卖普通杂物,而是有了策略: “快来看快来看啊!桃花村老手艺人的新奇草编,全县独一份儿!” “城里的新花样头绳,过年打扮俊俏点!” “婆娘们看看,防冻的蛤蜊油,男人孩子都用得上!” 遇到熟客或者买得多的人家,会顺手送根红头绳或搭块灶糖,生意做得人情味十足。 从县城买来的杂货,毛利不高。比如一文钱进的顶针,卖一文半到两文;三文钱进的棉袜,卖五文钱。 利润最丰厚的是自己老爹跟大河的草编! 成本几乎为零,一个成本忽略不计的小蚂蚱能卖五文钱,一个精巧的花篮能卖十到十五文,顶得上好几双袜子。这是纯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