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再到深圳-《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2/3)页

    “呵呵,到南方你想看雪都看不到。”

    肖军现在不但搞客运也搞货运,小树屯建设的建筑材料几乎都是他的车队干的,他现在一年的收入不低于百万。

    在孤山乡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首富。

    当年五马六混时没人看的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肖军的客车上拉的都是往返于渤海洼后之间的客户,车顶上装满了货物,因此跑的并不快,平均一小时也就是四十多公里的速度。

    从红崖到渤海四百里地跑了四个多小时,中午十一点半才到达渤海。

    因为他的车从一进入渤海就开始卸货,所以等车一到渤海万峰就和肖军告别下了车。

    渤海城市现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处都是新盖起的楼房和建筑工地,只是这些工地很多都处于停摆的状态。

    万峰一行九个人,这不是一辆两辆出租车能塞进去的,只能坐有轨电车。

    渤海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有轨电车从未中断运行的城市,有轨电车的历史要追溯到一九零三年。

    从当初小鬼子建设到现在始终存在,并且将来作为城市特色一直将保存下去。

    万峰一行人就坐着这叮叮当当的电池来到了渤海港。

    到达渤海港后,买船票等船然后上船。

    人一到渤海,栾凤同志就开始冒充摄影师,拿着单反相机给这个拍给那个拍,啪啪啪一个胶卷就消耗在渤海港口了。

    她不但在岸上拍,上船后更是兴奋地拉着张璇和梁红樱从船头跑到船尾,拍大海拍海鸥互相拍。

    也不知道她拍出的照片到最后能洗出几张来,要的一个胶卷就能洗出个十张八张的,就特么白忙活了。

    到了烟台改成火车的旅途就单调了,听了一路的况且况且交响曲。

    上一次万峰去深圳在路上浪费了十天的时间,这回倒是比上次强了不少,但也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来到深圳。

    依然还是上次他们在罗湖住的那家小旅店落脚。

    旅店虽小,但整洁幽静,这是万峰喜欢这家叫万顺的旅店。

    大概万顺这个名字也有一定的作用,出门在外不一定要求财什么的,诸事顺利也许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餐后,一行人坐公汽来到上步工业区。

    上步工业区也就是过几年的华强北也是深圳的旅游胜地,到深圳不到这里来转一圈几乎就等于没来过深圳。

    所以,今天的第一站就定在这里,连办事儿带旅游两不耽误。

    万峰的时隔四个月再次来到上步工业区,敏捷地发现这里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