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万峰是五月三号离开将威,十八号回到将威,正好离开了半个月。 半个月的时间在时间的长河里不过是沧海一粟。 但即便是沧海一粟,但将威还是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当客车一越过刘屯和崔屯之间的那道山坡,坐在客车左侧的万峰一眼就看见将威火车站里停着的两台内燃机车头。 渤海机场厂已经把这两个车头做出来了,而且已经开到将威来了。 开车的师傅是万峰从红崖铁路高价雇佣来的,每月三百元的工资。 既然火车头都开进来了,这从侧面反映这条铁路已经竣工了。 这不好,怎么自己没在家的时候火车站就偷偷地竣工了呢? 怎么也该等他这个投资人回来主持个竣工仪式什么的吧。 在车站下车后,万峰第一时间就跑到车站围着车头转了几圈。 这是两辆东风4C货运列车,机车标称功率增加到2165kW,在当时已经算是国内最先进的列车了。 看完车头万峰才发现没看到车厢。 光有车头没有车厢这不等于零吗。 他定制的六十节车厢按理说也应该到货了才对了呀。 明天打电话催催。 车站的一切运行都被纳入了红崖铁路统一编排调度,这个倒是不用万峰操心。 按照回家的惯例自然是要先给栾凤和张璇报平安。 两个女人见万峰又平安回来了,都不咸不淡地表示了自己的关心。 经过一夜休息后,某人又生龙活虎了。 早晨从家里离开万峰最大的心愿就是这几天最好啥事儿也别有,让他好好地清静清静。 或许弄一柄鱼竿到橡胶坝去钓一天鱼,陶冶一下情操。 这个念头很快被万峰打消了。 橡胶坝那里的鱼太可恶了。 万峰还真去那里钓过鱼,钓了一上午就钓了几条鱼。 不是说没有鱼也不是说鱼不咬钩。 正相反那里的鱼对咬钩有一种特别的狂热,你只要把钩甩到水里,鱼漂就没有一刻是消停的。 但是都是小鱼崽子没事儿咬鱼饵玩,光咬不上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