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6章 形势逼人-《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2/3)页

    “不是没到五十吗?来得及,说不定还能生个一男半女的。”

    殷振飞谈了华威的规划,他雄心勃勃地宣称从现在到年底要实现销售八千万元,实现利税两千万元。

    就算新机上市卖一万元一台,八千万的销售额也要有八千台的销售数量。

    这个任务有点艰巨。

    但与销售数量相比,两千万的利润就保守了。

    如果殷振飞正的能达到八千台的销售额,那利润可不止两千。

    “新机上市可以狠点买,咱们的机器值那个价,但是一代的机器就要大点落价了,只要保证不亏本就行,它就是起个牵制对手的作用。”

    对万峰的这个经营策略,殷振飞原则上表示同意。

    万峰在这里待到中午,主要是和殷振飞交流了一些华威公司的发展计划,憧憬了一下公司的发展前景。

    中午在殷振飞这里吃完午饭,万峰就启程离开深圳来到东莞。

    来到时候因为时间紧张的原因,万峰等人没有在东莞停留。

    现在有清闲时间到东莞来看看了。

    张石阡像只辛勤的蜜蜂一样痛并快乐着。

    四个月的时间,西湾厂已经生产出了五万多辆摩托,这些摩托只要才从工厂出车间就被经销商全部拉走,一台都不带剩的。

    西湾厂的产量基本满足了整个东广省对摩托车的需求,并有少部分开始向复建和西广省蔓延。

    西湾厂的设计能力是年产二十万台,但找目前的发展看,这个产量根本就达不到。

    无他,配件跟不上。

    配套厂商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也从建厂之初的四五家配套,发展到现在十六家配套。

    同时还有六七家配套厂在建设。

    但这依然远远不够,靠自给自足依然任重而道远。

    大部分的零配件还是要靠车从将威运输。

    只不过现在已经从单一的汽车运变成了火车运输。

    火车运输因为要不停地进行编组,因此在汽车上未必比汽车快,但是在运量和运输成本上却是汽车无法比的。

    这样就大大缓解了配角需求紧张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