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女人的名字叫洪华,这个万峰不用问都知道。 她对象的名字叫高风。 这个不是万峰问的,而是墙上挂的营业执照和文化许可上都有店主的名字。 “你不是供销社后面卖化肥的吗?”万峰故作惊讶地问。 “是呀!你认识我?” “我到供销社买过化肥。”万峰信口胡柴,他买个屁的化肥。反正洪华见的人多了,别人认识她不奇怪。 万峰挑出了十本CD。 “老板,CD多少钱一本?” “二十块钱一本,这些你都要?” 万峰点头。 “那一本给你便宜两块。” 万峰掏出一百八十元放在柜台上。 “你这小店应该进一些家电卖,卖家电可是比你出租影碟赚个钱多。” 99年,家电市场已经开放,可能是乌炉离红崖市比较近的缘故,也可能是洼后大集里有批发家电的,因此乌炉镇做买卖的没有人卖家电。 “能行吗?洼后大集就有批发家电的,在这里卖家电怕卖不出去。”店主高风摇头。 “洼后大集里批发家电也是有差价的,他们零售和批发分的很清楚的,你就赚这个差价就行。还有,过两年化肥就要开放了,你这个店转行卖化肥也行。” 2001年华国入世,化肥市场开始对外资开放,同时也对国内个体开放,个体开始允许经营化肥生意。 对于化肥开放洪华并不清楚:“能开放吗?” “一定能!”万峰很肯定地说。 “卖化肥是大成本小利润的东西,没有几十万根本周转不开,我们也就想想而已。” “其实赚钱的买卖有很多,出租影碟这一行顶多三年就不行了,还是及早打算做别的买卖吧。” 高风一边吃饭一边思索:“这位大哥,那将来最赚钱的买卖会是什么?” “那要看你想赚多少钱,如果你一年的目标在十万上下,我刚才说的那两样买卖都行。如果你的目标是二十万左右,那么你可以考虑卖手机,但这个就需要胆量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