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唉!咱们怎么就没摊上这事儿呢? 去天晶的有奖金,去川蜀的当然也有了。 这组人也踌躇满志地走了。 万峰这么做的目的有二,如果合约签署完成既堵了丰田的路也堵了常汽的路。 如果这两个合约签成,丰田就没资格再和常汽联合,因为它在华国已经有了两个合作伙伴。 再多就违法了华国的合资车企政策。 除非它退出和这两个企业的合作,否则它就没资格去联系常汽,也没资格去联系其他的企业。 这样丰田要进入华国市场就的单方面退出这两个合作企业中至少一个,才可以去重新选择合作伙伴。 如果它真的退出南湾接手这两个企业也不是什么吃亏的事情。 川蜀也是个有几千万人的市场了,接手成都旅行车制造厂这还有了造客车的资格。 至于天晶就在天子脚下背靠北晶这么大个市场更没什么不好。 另一点是,这两个合约一旦签署,常汽还需要和丰田合作吗? 当时常汽和丰田合作这两个不起眼的企业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天气可以弥补常汽轻型家庭用车的短板,成都旅行车厂可以满足常汽进军西南在二汽身边抢夺市场的战略。 没了这两个支点它还有必要和丰田合作吗? 如果常汽不和丰田合作,那么十年之内丰田就别想进入华国市场。 这么一头猛兽被关在笼子里是万峰喜闻乐见的。 待奥运会后丰田再进入华国,那时的世界已经是换了又一处绿水又一处青山,怕是已经没了丰田生存的空间。 给南湾十年的时间,万峰敢和世界上任何一个车企掰掰腕子。 怎么说常汽和南湾也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双方的大本营都在东北这一亩三分地里,几乎是全方位的竞争。 以前南湾实力弱的时候采取避而远之的做法没什么不对,现在南湾有实力了下个绊子什么也无伤大雅。 但毕竟人家是共和国长子,明面上南湾还是不敢去碰触对方的霉头,但背地里做点手脚没什么不对。 至于会不会影响常汽的战略什么的万峰没去考虑。 第(2/3)页